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
2005-09-15分类号:F326.11;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南京210097 南京210097 长沙410125
【摘要】论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存在3年和9年左右的准周期波动,并以9年左右的波动为主。从粮食产量波动的趋势量分布来看,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粮食增长停滞;在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影响因子进行EMD分解时发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是粮食产量3年左右波动的控制因子,而粮食播种面积却是粮食产量9年左右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对两个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分析发现,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近年来不断增加,这将给我国已经相当紧张的粮食供需关系带来巨大的隐患。由于3年和9年左...
【关键词】粮食产量 波动 经验模态分解 多尺度 本征模函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44); 国家“211”二期工程重大项目“不同时空尺度的环境演变;生态建设”。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