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榆林市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其情景分析
2005-12-10分类号:F323.211
【部门】陕西省榆林土地勘测规划院 陕西省榆林土地勘测规划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陕西榆林719000 陕西榆林719000 北京100101
【摘要】选取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陕北榆林市作为典型研究区,利用历年土地利用详查及其变更数据,并结合野外调研资料,对该区近10年来县域耕地资源变化态势,以及土地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是:(1)榆林市耕地面积总量呈减少趋势,且在不同时段和空间上呈现出显著差异性;(2)土地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结构调整与建设占用是榆林市耕地减少的4个主要原因,其贡献率达98%;(3)草地和未利用地开垦是榆林市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分别占耕地增加总量的48%和39%;(4)未来10年榆林市耕地面积仍以减少为主,但耕地质量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半干旱区 耕地变化 驱动机制 榆林市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050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CXIOG_B02_05)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