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ANN的中国区域贫困化空间模拟分析
2005-07-20分类号:F224
【部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北京100871 北京100871 北京100089
【摘要】中国区域贫困化产生的主导因素经历了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到自然因素的变化。本文在定量分析中国区域贫困化与自然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拟了1999年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素如地形高程、地形破碎度、平均坡度与区域贫困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性,自然致贫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干旱和高寒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中部的燕山、太行山、秦巴山地。ANN模拟结果与现在中国主要贫困县分布相比较,其空间构型大体一致。
【关键词】区域贫困化 空间模拟 GIS ANN
【基金】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8B-15-6)。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