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对虾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2004-12-30分类号:S917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山东 青岛 266071 山东 青岛 266071 山东 青岛 266071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在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引物,共扩增出89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分别为34和30条,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8.2%和33.71%。对2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2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1408,属中等程度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平均为0.197,由此可见,80%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而近20%的变异则是来自于群体间;第六代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态度均低于第一代群体,这可能与人工定向选育过程中注重经济性状有关。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选育群体 RAPD 遗传多样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03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2D02)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2001AA62010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