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绵羊微卫星DNA标记在绵(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检测
2004-12-25分类号:S826.2
【部门】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扬州225009 陕西杨凌712100 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 选择分别位于绵羊2,4,6,9,17和19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OarFCB11,OarFCB128,MAF70,OarAE101,MAF33,OarFCB48和OarFCB304,对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典型群随机样本相应位点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每个微卫星座位发现7个以上等位基因,且均存在多态;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杂合度(H)分别为0.9092,0.9177和0.8867,相应的群体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9024,0.9116和0.8774,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1.7723,12.4538和11.6104,均以同羊为最高;以产生有...
【关键词】微卫星DNA标记 PCR扩增 杂合度 多态信息含量 有效等位基因 标准遗传距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550); 国际合作项目(3021300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3040)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