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子粒灌浆与同化物供应关系的研究
2004-06-28分类号:S512
【部门】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2 河南 郑州 450002 河南 郑州 450002 河南 郑州 450002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大穗型品种豫麦66号与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号相比,在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速率具有明显优势,在花后0-30 d子粒WSC含量较高,显示出子粒灌浆较强的同化物供应能力。豫麦66号旗叶WSC在灌浆中后期含量较低,淀粉含量在整个灌浆期均较低,表明大穗型品种同化物外运能力可能较强,流系统生理活性比较活跃。两品种淀粉积累速率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66号的峰值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最大积累速率高,子粒灌浆速率亦呈现同样的趋势,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豫麦66号在子粒灌浆后期仍可保持较强的库活性和具有较大库容特性。
【关键词】冬小麦 穗型 子粒灌浆 同化物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2000077900)资助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小麦优质高效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