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实腐病潜伏侵染和发病机理的研究
2004-03-25分类号:S436.64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林业站 北京100083 北京100083 北京100083 北京101405
【摘要】在栗果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 ,定期测定了栗果组织中酚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等物质的含量及带菌率和发病率 ,并测定了成熟栗果失水过程中种子生活力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在栗果发育阶段 ,总苞、花柱、果皮、种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均在 1mg .g- 1 鲜重以上 ,明显超过离体条件下邻苯二酚对 4种病菌菌丝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 0 5mg.g- 1 的浓度 ;花柱、栗苞、果皮组织中均有一定数量的病菌分布 ,但不表现症状 ;这表明栗果发育期栗实腐病菌处于潜伏状态与栗果组织中高含量的酚类物质有关。栗果成熟时 ,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急剧减少 ,减弱了对病菌的抑制作用。采收后种子随含水量减少 ,种子发芽...
【关键词】板栗实腐病 潜伏侵染 酚类物质 可溶性糖 发病机理
【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农林重大病虫害;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项目 ; “林木病虫害环境协调性农药及其航空喷 洒技术研究”课题 ;“经济林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子课题 ( 2 0 0 1BA5 0 9B12 0 2 ) ; 北京林业大学振兴计划人才培养专项课题“板栗实腐病发病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