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泥石流灾害的特征
2004-02-29分类号:P642.23
【部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长江上游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跃、地形起伏巨大、降水丰沛而集中,对泥石流发育极为有利;而长期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如过度采伐森林、毁林开荒、陡坡耕作、建设和采矿不合理弃渣等)则对生态环境造成强烈破坏,加剧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使长江上游成为我国泥石流活动最强烈及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据统计,1753~2002年的200多年中,区内仅一场泥石流致死百人以上的特大灾害点就达17个,累计死亡近6000人;致死百人以下的灾害点更多,致死十人以下的灾害点不计其数,死亡人数总和远远大于上列数字;有60余个市县政府驻地城镇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胁,乡镇则多达上百个。由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每年数十到数百...
【关键词】长江上游 泥石流灾害 特征
【基金】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项目“山地灾害——泥石流滑坡基础研究”第三期;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中国山区城镇泥石流综合防治技术”(KZ951-81-20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