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平原地下水循环及其可更新能力评价的同位素证据
2004-03-20分类号:P641.3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地下水环境安全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环境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875 长春 130026
【摘要】根据2000年丰水期和2001年枯水期银川平原地下水、河水的同位素测试结果,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特点。研究结果发现,银川平原中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具有不同的水循环模式。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中地下水为当地雨水补给。冲洪积和河湖积平原中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黄河灌溉水,潜水受到蒸发作用的影响比较明显,而且沿地下水流方向,潜水蒸发作用逐渐增强;承压水为古地质时期补给形成的。承压水地下水水位漏斗区中,承压水δ18O和3H浓度较高的现象反映有潜水向承压水的越流排泄。银川平原中浅层地下水积极参与现代水循环,其更新时间为30年;14C的证据表明该区承压水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地下水,其年龄大于2000...
【关键词】地下水循环模式 可更新能力 银川平原 同位素
【基金】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606); 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0002712)。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