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兰州百合鳞茎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2004-11-10分类号:S644.1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 沈阳110161 沈阳110161 沈阳110161
【摘要】兰州百合鳞茎分别在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101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同时比较了发芽鳞茎与休眠鳞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和PAL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内酚类物质含量呈增加趋势。贮藏初期的34d是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关键时期。鳞茎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含量呈极显著差异,以鳞茎盘内最高,顶芽次之,鳞片中酚类物质含量较低。顶芽和鳞片的酚类物质含量随贮藏温度升高而下降,且与PAL活性和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鳞茎盘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与之不同。未发现PPO活...
【关键词】百合 休眠 酚类物质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O) 游离苯丙氨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00307); 辽宁省“十五”重大攻关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