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选育优良杂种小麦品种
2004-01-25分类号:S512.103.51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种子公司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1~2002年度杂种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对杂种小麦产量贡献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数>穗粒数>株高。在各参试组合中,以西杂5号表现最好,其次为2611/8727,西杂1号。
【关键词】灰色系统 杂种小麦 良种选育 综合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454);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1041); 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项目(1999-B9); 陕西省"十五"攻关项目(2001K02-G01-01)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