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
2004-02-10分类号:S51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210095 南京210095 北京100081 南京210095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100081
【摘要】胚乳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直链淀粉含量在5%~15%之间的低直链淀粉水稻,具有米饭柔软、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膨化性好等特点,不仅成为人们直接煮食的特优稻米,也是加工方便调理米饭、膨化食品和米类点心的上等原料。在概述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及其基因的主要类型、遗传规律、分子机理和育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功能糖组学时代的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低直链淀粉含量资源的筛选、鉴定和创新,探明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的分子机理,并加快Wx非等位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的育种利用,选育复合型优质专用水稻品种。
【关键词】水稻(OryzasativaL.) 低直链淀粉 品质育种 分子机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811);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3AA22213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