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稻-苇-蒲模式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
2004-07-26分类号:S156
【部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2 吉林长春 130012 吉林长春 130012 吉林长春 130012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鱼-稻-苇-蒲开发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渔业开发后,土壤pH、含盐量平均下降了8.17%和43.57%,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和速效性N、P、K均显著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总量平均分别增加8.21%及27.71%。稻田、苇塘和蒲塘土壤微生物总量平均分别增加10.0倍、1.9倍和2.3倍;土壤酶的活性增强。排水洗盐对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贡献率约为80%,稻秆、芦苇和蒲草的富集作用对降低土壤含盐性增强。排水洗盐对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贡献率约为80%,稻秆、芦苇和蒲草的富集作用对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贡献率约为10%。该模式对苏打盐碱土壤具有明显...
【关键词】苏打盐碱土 鱼-稻-苇-蒲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微生物
【基金】吉林省"九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专题(KZCX1—SW—19—5—01)。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