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出血症出血机理的研究
1993-12-31分类号:S585.291.023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 210014 210014 210014 210014 210014
【摘要】对出血症病兔的骨髓及血小板用光镜、透射和扫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病的主要病变为骨髓巨核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电镜下,巨核细胞的胞浆界膜管道系统内出现病毒颗粒,血小板异常并出现巨血小极,血小板呈球拍状,花瓣状或蜂窝状膜复合体结构。扫描电镜下,血小板呈镰刀形,有时几乎呈环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骨髓巨核细胞浆内观察到黑色的胶体金颗粒。作者认为,兔出血症的出血机理主要是与骨髓巨核细胞受损伤有关,导致血小板生成障碍而数目减少,从而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出血。
【关键词】兔 出血症 出血机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