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平垸行洪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以湖南沅江市为例
2004-11-26分类号:F301.2
【部门】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湖南长沙 410081 湖南长沙 410081 湖南长沙 410081
【摘要】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后,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洞庭湖水系沅水归宿之地沅江市为例,分析了沅江市1999—2003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发现:区域内耕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大增;耕地面积转移是其它土地利用类型新增面积的主要来源;城镇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新增面积呈高速扩展之势。对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各类土地转化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是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导趋势,其中大量侵占农用地成为增加建设用地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平垸行洪 土地利用类型 洞庭湖区 沅江市
【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长江中游生态系统变化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KZCX2— SW— 41 5)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