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
2004-03-25分类号:D422
【部门】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摘要】本文运用治理、善治和比较历史分析方法,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对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做了比较系统的个案研究。文章着重分析了乡村治理的权威结构、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内容、治理方式,并且通过考察中国近代以来两次乡村治理改革运动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深入地探讨了两次乡村治理运动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问题。本文指出,中国的乡村治理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和治理主体的精英化,是近代至今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特征。最后,本文还就如何完善目前中国农村的民主治理提出了若干对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治理 善治 比较分析 治理结构
【基金】福特基金会资助课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治理:以定县;邹平;江宁为例的比较研究”的总报告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