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孔扇贝病原感染与病害发生关系探讨
2003-06-30分类号:S944.4
【部门】青岛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青岛 266003 山东青岛 266003 青岛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003 山东青岛 266071 山东青岛 266003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利用电镜负染技术检测自然海区养殖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栉孔扇贝组织提取液,分别发现病毒和类立克次氏体(RLO)两种病原体。动态检测两类病原体感染状况与整个养殖期间栉孔扇贝发病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养殖期间病毒感染率在80%~100%之间,最大感染强度出现在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7、8月份。人工感染病毒的栉孔扇贝,其病毒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养殖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时期相当。而两种情况下栉孔扇贝类立克次氏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未见明显变化。综合分析表明,病毒可能是造成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体。
【关键词】栉孔扇贝 病原体 病毒 类立克次氏体
【基金】国家"973"重大基础项目(G1999012001);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联合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