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灰斑病发生现状与未来扩散趋势分析
2015-09-23分类号:S435.131.4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目的】明确玉米灰斑病发生现状,预测病害未来的扩展区域,为有针对性开展灰斑病的早防早控工作、保护玉米生产提供信息。【方法】采用形态、培养及分子特征鉴定的方法明确新发生玉米灰斑病区域的病菌分离物种类;汇总2004—2014年各地玉米灰斑病的调查信息,根据季风特点,推测具有重大破坏力的玉米尾孢灰斑病扩展路线,预测未来的病害发生区域。【结果】基于形态学、培养特征以及分子鉴定结果,明确了贵州西部、西北部以及四川北部的分离物为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河北承德地区致病菌为玉蜀黍尾孢(C.zeae-maydis),在陕西南部、西部以及河南西部鉴定出了玉米尾孢和玉蜀黍尾孢;初步明确了具有...
【关键词】玉米 灰斑病 玉米尾孢 玉蜀黍尾孢 传播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4JB02-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