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栅格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2003-01-20分类号:S162.3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系 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系 北京100101 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系 沈阳110161 北京100101 沈阳110161 北京100101 沈阳110
【摘要】利用东北地区 172个气象台站 3 0a(1961年~ 1990年 )的整编温度资料和东北地区 5 0 0m× 5 0 0mDEM数据 ,建立了东北地区温度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 ,温度要素的宏观本底值的模拟以三维二次幂级数展开法效果较好 ,其误差气温多在 0 2℃~ 0 4℃ ,≥ 10℃初日、终日为 1 1d~ 2 0d ,≥ 10℃初终间隔日数为 2 2d~ 2 9d ,≥ 10℃积温为 5 6℃·d~ 89℃·d。 3省各温度要素的小地形影响程度不同 ,文中对小地形影响显著的要素进行了模型修正。利用建立的温度要素空间分布模型 ,构建了东北地区各温度要素的网格数字专题地图
【关键词】温度 网格 空间分布模型
【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研究项目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