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海洋鱼类的生物能量学模式
2003-10-30分类号:Q958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071 山东青岛 266071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根据室内流水实验法,定量研究了黄、渤海生态系统7种鱼类能量收支组分,并建立了相应的生物能量学模式。7种海洋鱼类的生物能量学模式显著不同,并可分为3类:(1)较低代谢和较高生长,如黑、矛尾虎鱼;(2)较高代谢和较低生长,如欧氏六线鱼和黑鲷;(3)代谢和生长均处于中等水平,如真鲷、红鳍东方和鲐。其差异原因可能与这7种海洋鱼类的生态习性不同相关。与淡水肉食性鱼类比较,7种海洋鱼类的代谢能明显偏高,表明海洋鱼类属于高代谢消耗、低生长效率型鱼类。
【关键词】能量收支 生物能量学模式 海洋鱼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4979010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710)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