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采后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与花色素苷酶活性变化
2003-08-20分类号:S667.1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州510642
【摘要】荔枝果实外观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及其存在的状态 ,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荔枝果皮存在高活性的花色素苷酶 ,而同样富含花色素苷的水果如苹果、葡萄、草莓和杨梅等则不含花色素苷酶活性。容易褐变的糯米糍荔枝含有较高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 ;不容易褐变的桂味、兰竹则含有较低量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在荔枝采后褐变过程中 ,花色素苷酶活性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PPO活性随褐变加重而下降 ,POD活性则逐渐升高。因此推测 ,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果皮褐变除了与PPO和POD有关之外 ,还可能与花色素苷酶有关。
【关键词】荔枝 花色素苷 花色素苷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资助项目 (3 0 0 70 5 3 4); 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0 0 2 )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