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总氮含量的遗传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2003-09-26分类号:S511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省莆田市农科所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莆田351100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对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总氮含量遗传及其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三倍体种子核基因、二倍体母体植株核基因的显性效应 ,共同控制着稻米灌浆始期、中期和后期的总氮含量 ,且以前者为主 ,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 ,作用程度加大。三倍体种子、细胞质和二倍体母体植株的遗传效应 ,均可明显影响稻米成熟期的总氮含量。控制稻米总氮含量表现的多种遗传效应基因在稻米各个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达。不同发育时期总氮含量与稻米品质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且受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控制
【关键词】水稻 籽粒灌浆 总氮含量 发育遗传 遗传协方差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B9910 0 18;B0 2 10 0 16)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