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农业生态环境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
2003-02-28分类号:S181
【部门】湖北农学院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农学院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荆州市太湖农科所 荆州市太湖农科所 湖北荆州434025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 北京100094 湖北荆州434025 湖北荆州434026 湖北荆州434026
【摘要】江汉平原涝渍地域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不当人为干预等原因,洪、涝、渍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态环境受损严重。主要表现为气候资源丰富,但变率较大,分布不均;水资源相对充足,但涝渍相随,旱涝并存,且旱涝灾害有加重的趋势,农业用水的水质劣化趋势加剧;涝渍地的生物资源比较丰富,但生产力低下;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血吸虫疫区不断扩展。在简要描述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农业生态环境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涝渍地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体系。根据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将用于种植业的涝渍地分为基本适宜、比较适宜和不太适宜三种类型,为涝渍地的综合治理及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江汉平原 涝渍地 生态环境特征 评价指标体系
【基金】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962P0503).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