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重新认识现行基础教育供给中的效率和公平

2003-09-20分类号:G40-054

【作者】吴平  吴仲斌
【部门】武汉市财政局科研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一)现行基础教育供求机制的理论模型解释及其与现实的冲突 一般认为,对于教育,受教育者学到知识、技能后,增加了获得收入与享受生活的能力,从这一角度看,它具有消费(体现在收益上)的排他性;但是,个人受了教育后,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民主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具有外部性;并且在不拥挤的限度内,教育有公共商品的非竞争性。所以教育既具有公共品的属性,又具有私人品的属性,称为混合品。基础教育供求由私人决策时,由于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但是由于外部性使得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私人决策决定的最佳基础教育量低于社会最优量,导致效率损失。其逻辑结论是,基础教育因其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如果把其留...
【关键词】教育供给  外部性  逻辑结论  自愿选择  供求机制  私人品  模型解释  非竞争性  社会收益  私人收益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