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农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2003-05-20分类号:F301.24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 山东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 北京100094 北京100094 北京100094 泰安271018
【摘要】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典型样区 ,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数据 ,对该县 1 973年到2 0 0 0年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县域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 ,曲周县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 0 0 2 6% ,但高产田面积、水浇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别增加了 4 91倍、2 1 5倍和 7 2 6倍 ;耕地内部种植结构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稳定 ,玉米和棉花面积变化起伏大 ,蔬菜面积不断上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建设占用 ,耕地质量提高主要是中低产田改造的结果 ,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科学技术进步 ,间接驱动因素是农用土地政策的改革
【关键词】曲周县 耕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编号 :G19990 118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498710 0 5 ); 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项目 (编号 :2 0 0 0 2 0 9)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