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松梢枯病的发生规律

1993-05-01分类号:

【作者】沈伯葵  褚祥如  张明海  薛梦澜  姚长林
【部门】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淮阴市多管局   江苏省盱眙林场   江苏省盱眙林场   江苏省盱眙林场 南京市 210037 副教授
【摘要】由松球壳孢菌引起的松梢枯病在江苏普遍且严重地发生。该病菌只在病死针叶、叶鞘和鳞叶上产生分生孢子器。越冬病组织中的分生孢子器、菌丝体越冬后形成的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为初次侵染的重要来源。孢子藉雨水传播,生长季节里持续2h以上的降雨均能使孢子大量释放。 孢子有4个释放高峰,分别侵染湿地松、火炬松的春、夏、秋梢和过冬芽。嫩梢初期最易感病,其时嫩梢长约为成长梢全长的1/3左右。病菌以直接侵入为主,不能从气孔侵入。20年生以上国外松抗病性明显下降,但接种体多时幼林亦严重发病。各树种对该病的抗性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刚松、短叶松、火炬松、湿地松、黑松、云南松、马尾松。瘠薄林地病害严重。
【关键词】松梢枯病  松球壳孢菌  种子检验  孢子捕捉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