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技术措施控制杂色鲍暴发性流行病的效果比较
2002-06-15分类号:S944
【部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中大亿达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中大亿达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中大亿达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275 广东广州510275 广东陆丰516500 广东陆丰516500 广东陆丰516500
【摘要】杂色鲍 (Haliotisdiversicolor)鲍苗体长 18.12~ 2 3.82mm ,体重 0 .98~ 2 .5 6g ,在 5种模式下进行养殖 ,即 :1)养殖用海水以不同方式进行前处理 ;2 )以 2 4h不同补水倍数 ;3)不同“倒池”次数 ;4 )不同投喂次数投喂细基江蓠 (Gracilariatenuistipitata) ;5 )不同产地、相同规格的鲍苗比较养殖。模式 1)~ 4 )养殖周期均为 6个月 ,鲍苗取自广东陆丰 ;模式 5 )养殖周期为 1个月 ,鲍苗分别取自福建东山、广东汕尾及广东陆丰的养鲍场。结果显示 ,直接抽取海水的养殖池 2 4h内有机沉积物含量分别...
【关键词】杂色鲍 养殖模式 养殖技术 病害控制
【基金】广东省重点科研课题资助项目 (99M0 3 2 0 1G) ;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科技课题资助项目 (粤海洋科 [1999] 15号 )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