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的供给驱动

2002-07-20分类号:F321.211

【作者】蔡运龙  霍雅勤
【部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摘要】实践表明,地方政府在耕地用途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耕地非农化的主要供给者。决定地方政府土地供给的驱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耕地换资金,即经济驱动;二是耕地换政绩,即权力驱动。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耕地资源面临巨大需求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在经济与权力效用最大化的驱动下,具有强烈的供给意愿,结果使耕地加速非农化。两种驱动力之所以能够过度膨胀并加速推进耕地非农化过程,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行为约束条件不足,具体则表现为现行土地制度对农民土地产权的漠视。耕地的丧失不仅使我们面临食物安全问题,而且这一过程也严重侵犯了农民及农村的权益。鉴于此,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合法的土地征用制度是否合理。
【关键词】非农化  农民土地产权  现行土地制度  土地征用制度  经济驱动  效用最大化  土地供给  土地收益  农地产权制度  所有权主体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