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所有权结构的治理功能——关于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设计
2002-07-15分类号:F276.1
【部门】西安财经学院企业策划与设计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所有权结构的理论 ,将激励和监督统一在一个所有权结构模型中 ,其中 ,激励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可实现收入 ,监督因素则决定了管理者对收入的转移量。利用这一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承包制和公司制进行了分析。由于国有资产 (或国家股 )不存在明确的利益主体 ,因此 ,它在企业中也不适合作为监督主体而存在 ,为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可行的办法是让其“搭便车” ,也就是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进行重组 ,通过引进监督实体来优化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股份制对于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是必须的 ,但不是充分的。只有借股份制的契机 ,优化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才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所有权结构 激励 监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992 5 0 0 4)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