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黑翅小斑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1993-08-29分类号:

【作者】林庆源  蔡国贵  林际朗  戴沿海
【部门】福建省林业厅森林病虫防治站  福建省林业厅森林病虫防治站  福建省漳州市林业局 高级工程师   福州 350003   福州 350003
【摘要】黑翅小斑螟是危害黑荆树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省华安一年发生6代,林间世代重叠,以幼虫在黑荆树或地被物上吐丝结薄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陆续化蛹。幼虫5龄,吐丝缀叶结巢危害,幼虫历期16~24d,越冬幼虫历期117~148d。蛹期8~15d。成虫具趋光性,卵产于黑荆树嫩枝叶或旧虫巢上,每雌平均产卵103粒。大发生时用甲胺磷、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氰戊菊酯2000倍液,溴氰菊酯4000倍液喷洒3~5龄幼虫或结合抚育人工摘除虫巢集中烧毁,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黑翅小斑螟  生物学特性  防治  黑荆树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