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探究
2024-09-05分类号:D925.2;D925.1
【部门】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新《刑诉法解释》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由“不予受理”改为“一般不予受理”,但由于精神损害自身具有主观性强、非财产性以及不可恢复性的特性,致使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数额难以确定,增加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成本,也极易造成同案不同判的情形;由于加害人自身经济能力差异、恶意转移财产等因素影响,在执行上容易“空判”,被害人权益难以得到真正实现。文章分析了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可行性,进而针对现存的“空判”和“数额难以确定”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 制度构建
【基金】东北林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探究”(20231022555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