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数据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结构时空演变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2024-08-15分类号:F127;TU984
【部门】吉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城市兴趣点(POI)与夜间灯光对城市空间结构反映的真实性、直观性的优势特征,以福州市2018年、2020年、2021年的POI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对城市空间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福州市总体的城市结构为单中心结构,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发展特征为中部强、西部弱、东部增强趋势明显。(2)耦合区关系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其中高—高、高—中、中—高耦合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高—低耦合区分布在机场、港口、工业园区等地,中—中耦合区分布在城市向郊区过渡的地区,而中—低、低—中、低—低耦合区则分布在城市外围郊区经济欠发达地带。(3)2018—2021年夜间灯光与POI核密度耦合相同区域面积总体在增加,即高—高耦合与低—低耦合区;2018—2020年,高—高、高—中、高—低耦合区面积大幅度增加,中—高耦合区减少;2020—2021年高—高、高—中、高—低耦合区则有所减少,中—高耦合区增加。(4)福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是经济、政治、人口和城市规划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夜间灯光 POI 城市结构 耦合分析 福州市
【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动态风险预警技术及精细化信息共享平台研制”(20200403074SF);;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城市居民气候灾害风险及适应性认知研究”(JJKH20220434KJ);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林省黑土区土壤侵蚀风险研究”(JJKH20230503KJ)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城市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