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用机理与基本路径
2024-09-03分类号:F301.2;F124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以土地要素为切入点,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涵,剖析和刻画土地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基本路径,为切实提升土地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效果提供参考。提高劳动者“新素质”、创新劳动资料组合“新模式”、培育产业“新业态”、推动“新技术”革命性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新动能”分别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基础条件、核心支撑、关键动力、重要保障。土地要素通过满足新型空间诉求、平衡不同质态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技术革新突破、提升适应治理水平的作用机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利用土地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包括“吸引可达、流动支持、创造配置”“传统迭代、新型支撑、平衡协调”“精准供应、融合利用、五链协同”“知识支撑、创新网络、技术引导”“适应保障、刚弹统筹、短板弥补”等。未来,应当以土地要素为关键抓手,充分优化利用土地要素激发劳动者“新素质”、支撑劳动资料组合“新模式”、发展产业“新业态”、推动“新技术”革命性升级、深化土地要素制度改革赋予“新动能”。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土地要素 产业转型升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利用土地要素治理相对贫困的作用机理与长效机制研究”(72074217);;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住房市场‘公私商保租售’六维良性循环作用机理与政策路径研究”(23XNA005)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