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数字茧房”风险与机理研究——基于“结构-过程”分析框架
2024-07-25分类号:D422.6;F327;F49
【部门】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以数字化助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是数字乡村的价值期待,但倾向性需求主导下围裹乡村场域、束缚主体行动、遮蔽项目受众的“乡村数字茧房”可能阻碍该治理目标实现。在数字洪流、科层体制以及多元治理主体非理性行动过程的影响下,“乡村数字茧房”将更加迅速地出现和巩固,并呈现浮面过密、内里钳制、区隔深化的风险表征。通过实地调查,基于“结构-过程”框架分析发现,政绩目标下的“强推行者”、数字增速下的“大合作方”、行政压力下的“弱行动者”、被动卷入下的“小接收方”四维向度,构成“乡村数字茧房”成茧链路。反思数字乡村治理中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可参考的防范路径,对真正释放数字乡村战略的价值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数字茧房 数字乡村治理 行动偏差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跨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同阻滞与整体性韧性治理研究”(22BGL245);;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数字乡村治理脆弱性风险与整体性韧性治理研究”(23FGL018);;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协同阻滞及整合路径研究”(YCBZ2024030)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