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2024-07-15分类号:G249.2;G259.2
【部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意义]从多层维度揭示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为“十五五”时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宏观数据与案例文本作为数据源,提取建设方式、空间营造、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形成概念和类型,归纳存在的问题。[结论/发现]我国以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为主体,在总分馆制基础上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新建、改造和嵌入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建设方式,空间价值是核心价值,空间的变革带动了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变革。未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与已有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深入衔接,同时形成错位发展;加强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价值]采用多源数据从宏观上揭示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提出面向“十五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总分馆制 公共文化设施 公共文化服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城市流动青年文化权益保障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23CTQ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图书情报知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