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可蚀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4-09-19分类号:S157.1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摘要】土壤可蚀性(K)用于表征土壤对外部侵蚀力的敏感程度,是理解土壤侵蚀机理及构建侵蚀模型的重要指标,K因子值的精准获取和算法优化是土壤侵蚀模型完善的关键。该文从土壤可蚀性概念、评价指标、测定方法、时空变异性及预测值不确定性等五方面,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总体而言,小流域尺度的土壤可蚀性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土壤侵蚀建模和水土保持工作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后续应研究如何将基于非标准小区所得K值转化为标准小区条件下的数据,以形成统一的K值数据库,为适宜于大尺度区域侵蚀模型构建提供支撑;应加强示踪、遥感、数字制图技术与土壤可蚀性研究的有机结合,重点突破核素背景值测定、植被因素干扰等瓶颈;深入推进基于深度学习及数字制图的土壤可蚀性定量研究,实现新方法新技术在土壤可蚀性领域的应用。另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土壤可蚀性空间变异及预测值不确定性研究亦需深入,以提高土壤侵蚀预报精度,为加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提供支撑。
【关键词】土壤可蚀性 评价指标 测定方法 时空变异性 预测值不确定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35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AFB951)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