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新质生产力统计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09-01分类号:F49
【部门】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数字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从数字劳动力、数字劳动对象、数字生产资料三个方面切入,建立数字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TOPSIS法测算2016—2022年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并解析影响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省份的数字新质生产力差距较大,总体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呈现出攀升特征。与2016年相比,2022年我国总体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就子系统而言,数字劳动对象变化较小,数字劳动力水平提升较快,数字生产资料对数字新质生产力的贡献作用最大。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水平、技术创新投入、金融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均对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具有显著增强作用;而对外依存度对数字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具有不稳定性。据此,本文提出完善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打造区域数字生产力协调发展格局、全面激活数字生产资料效能等政策建议,为数字新质生产力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新质生产力 数字生产资料 经济水平 科技创新投入 TOPSIS法
【基金】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研究”(18JD710084),项目负责人:刘儒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