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公众风险感知的类型与演化——基于全球视角的分析
2024-09-24分类号:X915.2;D63;TP18
【部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国家环境保护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
【摘要】分析全球公众对人工智能风险的感知类型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探讨影响其感知的因素,并为全球可信赖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实证基础。通过对社交软件中430万帖子的文本语义分析和时间特征分类,构建全球数据库,量化了不同区域的AI风险类型。研究采用凸包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集成机器学习等方法,揭示了全球公众风险感知的区域异质性、影响因素及时空演变特征。全球范围内公众对人工智能风险感知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受创新技术扩散效应影响形成不同感知类别。而个体特质、政治信任与政府效能,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重要塑造作用。在动态维度下感知类别呈现共变逻辑,并呈现由单一向多元格局转变的趋势。
【关键词】风险感知 人工智能 时空格局 全球视角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网络与演化机理研究”(编号:71974057)、“级联灾害的城市应急合作治理网络研究:结构、绩效与优化”(编号:7237413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编号:21SG49)
【所属期刊栏目】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