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数字信用平台是否促进了农户融资可得性——来自国家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的经验证据

2024-09-24分类号:F832.7;F49;F327

【作者】李善民   宁满秀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户融资可得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是关系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建成的“金色乡村”数字信用平台构建准自然实验,利用百色市4个县市的246个农户2013—2022年信贷个体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信用平台对农户融资可得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信用平台提升了农户信用贷款发生概率和贷款发生额,且对教育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的农户以及抵押担保类贷款的影响更为明显,数字信用平台在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上存在“嫌贫爱富”和“风险规避”偏好。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信用平台主要通过提升贷款质量、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延长贷款期限三个渠道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本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发挥数字信用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关键词】数字信用平台  融资可得性  信息不对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GL201);;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FJ2022XZB063)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