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逻辑、障碍及路径
2024-09-25分类号:F49;F832;F323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轻化工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农业生产力“新质态”的视角,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四种“新质态”内涵,并揭示其作用机理、现实障碍及突破路径。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引导绿色农业低碳转型、拓展新质农业发展空间、增强要素资源整合能力来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但也面临数字普惠金融嵌入“三农”实体场景融合度偏低、绿色金融服务标准与人才支撑体系不健全、跨区域数字农业金融合作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现实障碍。对此,可通过加快构建涉农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完善绿色新质农业认证体系与数字金融人才储备制度、创新跨区域农业发展的金融风险分担与合作机制、加强数字农业产业链金融系统集成监管等路径来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新质生产力 金融创新 新质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机理、效应与政策研究”(23BJL103);;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农业供应链金融征信机制及风险治理研究”(2023NSFSC052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脱贫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2023M732502)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