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盐碱地治理:现状、问题与展望

2024-09-25分类号:S156.4

【作者】赵耕毛   杨梦圆   陈硕   苏纪康   吕慧琳   贾慧昕   刘兆普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海涂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与日俱增,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与耕地一样,盐碱地作为以盐类集积为主要特征的土地资源,不仅承载着污染净化、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全球碳库、自然文化遗产、景观旅游等重要功能,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盐碱地治理是以减少作物逆境胁迫、作物健康及其高产优质为主要目标,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十年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科技工作者已基本厘清了盐碱地治理理论体系,并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盐碱地治理技术模式。但是,由于盐碱地类型复杂多样,盐碱化程度不同、治理措施多元化等原因,我国尚未建立起分类分区,精准治理,兼顾高水平与低成本的高效治理方法,更没有建立起盐碱地治理及其长效管理的技术与服务体系框架。本文在论述盐碱地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盐碱地主要障碍因子、盐碱地治理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盐碱地治理效果判别标准以及盐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阐述了盐碱地治理主要问题及展望,意在抛砖引玉,启发人们对盐碱地的科学认识,强化盐碱地治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结合现代农业新成果,更好地推动盐碱地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盐碱地治理  粮食安全  障碍因子  技术模式  效果判别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0702,2020YFD0900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美联合项目(51961125103)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