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9种禾本科饲料植物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2024-09-18分类号:S54

【作者】张丽丽   罗宗志   余世葵   苏德伟   郑丹   李春晓   易超   林辉   谢晶   林冬梅   林占熺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碳中和学院)  
【摘要】【目的】筛选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适应性良好的饲料植物,旨在为挖掘沿黄沙漠地区高产优质牧草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巨菌草、玉米、苏丹草、红高粱、‘绿洲1号’、紫象草、甜高粱、高丹草、华南象草9种禾本科饲料植物为研究对象,生长107 d后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营养成分及经济效益,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巨菌草的株高最高,达298.89 cm,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68.18、38.68 t·hm-2,显著高于其他植物(P<0.05);9种植物的茎叶比为0.79~3.00,干鲜比为15.29~44.10,其中,紫象草的茎叶比、干鲜比最低;巨菌草单位耗水量下的鲜草产量最高;紫象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甜高粱的粗脂肪含量最高,玉米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而巨菌草的木质素含量最低;玉米、红高粱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产奶净能较高;巨菌草净利润最高,为28 888元·hm-2;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的植物依次为巨菌草、紫象草、甜高粱。【结论】巨菌草产量大、水肥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最高,在沿黄沙漠地区具有较广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禾本科饲料植物  适应性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乌兰布和沙漠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106303);; 中央引导地方发展专项(2022L304);;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2001XA)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