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如何小调整:第二轮承包到期之际农村土地延包的试点实践

2024-08-26分类号:F321.1

【作者】安海燕   张家源   何金彪
【部门】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第二轮土地承包陆续到期,“顺延+小调整”政策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立足于历史、制度及现实背景,剖析了小调整与稳定的关系,并选取已开展二轮延包的XF、YL、QS和PY四个试点县(区)进行实践分析,探讨了小调整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1)小调整涉及调整对象的界定、调整方式的选择以及调整标准的确定三大核心议题;2)试点地区分别采用了“未承包地”调地模式、“进利不进地”分红模式、“混合调整”模式和“退地调地”模式。小调整的规模,按农户比例分别为6.67%、2.15%、2.27%和0.86%;按面积比例分别为3.24%、0.59%、0.14%和0.31%;3)小调整策略的选择受到村集体未承包地状况、村集体经济水平、确权基础和农户诉求的共同影响。因此,各地应重视小调整,结合村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产权形式,设计适宜的小调整方案,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确保延包工作的稳定实施。
【关键词】农村土地延包  人地矛盾  小调整  试点实践  农地产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JY040);;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4RW113)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