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影响乡村共同富裕——基于D村和S村的双案例研究
2024-07-25分类号:F321.32;F323.8
【部门】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步入新阶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山东D村和广东S村两个案例,依照“资源—规则—效能”分析框架,探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由于股权结构、参与方式和分配原则的不同,形成不同取向的内生规则,进而影响乡村共同富裕成效。其中,以集体化股权结构、过程式参与、公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社区合作型集体经济,维系了经营过程的集体性和内生规则的公共性,进而提升了乡村共同富裕内生发展能力。而以个体化股权结构、监管式参与、共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偏重于集体经营的经济属性且吸纳了政治动力,致使内生规则的去公共化以及乡村共同富裕的目标偏移。从战略定位来说,集体经济发展不能局限于经济经营的层次,还应着眼于激发集体的政治活力,并由此建构公共性的规则秩序,以便对乡村共同富裕事业施以正向性影响。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公共规则 共同富裕 政治调控 社会基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党建引领农村共同富裕协同治理机制研究”(23BDJ011);;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项目“共同富裕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B240207012)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