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理论的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2024-07-11分类号:G613.2;H102
【部门】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是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提升未来学习成就的关键环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启蒙的重要基础。构建科学系统的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测评指标与工具体系是提升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基于CIPP评价模型“背景、输入、过程、结果”的结构逻辑框架,本研究构建了具有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52项三级指标及观测点的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测评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其表达式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Y=0.13×环境基础+0.19×资源配置+0.4×过程实施+0.28×结果效益。将其应用于实践,初步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民族地区 国家通用语言教育 教育测评 CIPP模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测评与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20PY63);;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庆市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监测模型建构与应用”(项目编号:2021-GX-006);; 重庆市语言文字科研项目“重庆市学前教育阶段语言教育现状研究——以‘三前’为例”(项目编号:yyk23211)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