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虾稻”模式下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三维系统综合效益——以湖北潜江市为例

2024-08-26分类号:F127;F326.11;X22

【作者】夏天   武星华   周晓   于雷   刘艳霞   叶雅文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  
【摘要】“虾稻共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兴农业模式,被视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尝试。文章以“虾稻共作”模式的发源地——湖北省潜江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三维系统角度揭示了2016—2020年潜江市各乡镇在“虾稻共作”模式下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三维系统综合效益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影响该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虾稻共作”模式下,潜江市三维系统发展指数在“十三五”期间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各乡镇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绝对差异。(2)三维系统综合发展效益呈下降趋势,西部、东部和北部较中部高,经济发展效益与三维综合效益的时空变化较为吻合,粮食安全效益与生态保护效益趋势相反。(3)经济发展指标对综合发展效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生态保护指标和粮食安全指标。
【关键词】虾稻共作  粮食安全  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  综合效益  可持续发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27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24JCPT020、301062204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广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90160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