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旅游者景点替代意向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表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2024-07-22分类号:F592.7;F323.4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经济地理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
【摘要】科学研判休闲农业旅游者景点替代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效应,对优化农业休闲功能、拓展旅游消费空间和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有裨益。文章基于景点替代意向理论,以长沙市休闲农业旅游者为考察对象,依次展开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试图揭示休闲农业旅游者景点替代意向的影响因素与空间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求新动机正向影响休闲农业旅游者的景点替代意向,而求知、社交、休闲放松3类旅游动机未能通过相关性检验。(2)地方依恋构成休闲农业旅游景点替代意向的前因变量,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均对景点替代意向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3)游客满意度在地方依恋与景点替代意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对休闲农业旅游者的景点替代意向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4)长沙市居民休闲农业旅游地选择具有显著的空间临近性特征,距离替代景点的出行时间集中在31~60分钟范围内,替代景点高发区分布于距离区政府15~40km之间。
【关键词】景点替代理论 休闲农业旅游 影响机制 空间表征 长沙市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休闲农业旅游景点替代影响机制及效应”(20YBQ02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深度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评价及阻断返贫机制构建研究”(19YBA0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群地区乡村旅游空间格局演变机制与整合路径——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420012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维贫困视角下深度贫困区旅游扶贫效率时空效应及脱贫长效机制”(20YJC790168)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