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市场有效性分析——基于农地市场的分析框架
2024-09-05分类号:F321.1
【部门】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时序边际质量贡献及其相应的交易成本,将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边际质量贡献-低识别成本型(类型Ⅰ)、高边际质量贡献-高识别成本型(类型Ⅱ)、低边际质量贡献-低识别成本型(类型Ⅲ)和低边际质量贡献-高识别成本型(类型Ⅳ)。采用黄土高原地区771个苹果户调研数据,分析激励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地市场是否有效。结果表明:农地质量保护行为较高的时序边际质量贡献是其市场有效的基础,时序边际质量贡献越高、识别成本越低,农地质量保护性投资越可能被资本化并在交易价格中得到体现,激励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市场有效程度越高。具体而言:农地市场在以灌溉设施为代表的类型Ⅰ和以商品有机肥为代表的类型Ⅱ的保护行为中具有有效性,在以土壤流失控制为代表的类型Ⅲ和以人工种草为代表的类型Ⅳ的保护行为中是市场失灵的。为此,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保护行为实施差异化的干预政策,以有效矫正市场失灵;深化农地产权改革,支撑改进农地市场的有效性,形成以农地市场激励为基础、政府规制为调控手段的农地质量保护机制。
【关键词】市场有效性 保护行为 边际质量贡献 识别成本 农地市场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