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114份多花黑麦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2024-08-29分类号:S543.6

【作者】余帅   冯光燕   苏晓丽   许肖恒   张献芳   左粟田   张新全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  
【摘要】为探究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构建可靠的综合表型评价体系,本研究通过对114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5.20%(开花期)~26.15%(单株干草产量),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9094(单株干草产量)~2.0851(株幅),广义遗传力介于47.25%(单株鲜草产量)~83.72%(茎粗)之间,各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表明,114份种质资源可分为5类,第Ⅰ类(综合性状表现优)、第Ⅱ类(综合性状表现中等)和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差)均属中晚花类群,第Ⅳ类为晚花、高分蘖类群,第Ⅴ类属早花、低分蘖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15个表型性状可概括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8.642%,株幅、叶宽、生育期、茎粗、分蘖数、单株草产量是影响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评价Z值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种质材料共20份,排名前5位为第Ⅰ类群综合性状表现优秀材料,末尾4位为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材料,15个性状中有14个与Z值呈极显著相关。以Z值作为因变量y,15个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x,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如下:y= -2.004 + 0.006x1 + 0.001x2 + 0.005x3 + 0.010x4 + 0.068x5 + 0.015x6 - 0.297x7 - 0.002x8(R2=0.960;F=312.963),筛选出8个独立性状综合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多花黑麦草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和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种质资源  广义遗传力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4);; 四川省“十四五”饲草育种攻关项目(2021YFYZ0013)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