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豆禾混播组合及比例促进川西山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效果比较
2024-08-29分类号:S812.2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农业农村局农牧业技术推广站
【摘要】为探究豆禾混播对川西山区草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 pratense)分别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在川西山地混播建植人工草地,设置L5G5 (5:5)、L4G6 (4:6)、L3G7 (3:7)3个不同豆禾混播比例,比较分析不同豆禾草种及比例混播草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含量变化,筛选出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混播组合。结果表明,与白三叶相比,红三叶混播组合与土壤有机碳及重组有机碳关系密切。且0-30 cm土壤有更高的HFOC(重组有机碳)含量和BG(β-葡萄糖苷酶)活性(P<0.05),15-30 cm土壤有更高的PPO(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土壤有机碳及组分含量和BG、PPO活性在混播比例为4:6时最高。因此,在川西山地以红三叶作为豆科牧草,并与鸭茅、多年生黑麦草按2:2:1进行混播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
【关键词】豆禾混播 川西山地 土壤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土壤酶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